冷却系统在众多行业应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化工生产中的热源控制,商用建筑的空调系统,还是数据中心的温度调控,它们都依赖冷却机组的工作以保持恒定的温度环境。此外,更有一些领域,比如冷冻食品储存和医疗设备冷却,更是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和生命安全。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科学有效地控制冷却水温度却并不容易。它涉及到多个变量的管理,例如环境温度、相应的设备负载、冷却效率等。传统的手动或只有基本自动化的冷却系统往往难以应对这些变数,无法灵活适应并实时调整运行参数以达到最佳效果。这通常会导致冷却性能的下降,能源的浪费,甚至更为严重的设备故障。
冷水机组在标准工况下运行,其冷凝器回水温度为30℃,出温度为35℃,冷水机组冷却水温越低,冷水机组的冷凝压力越低,所以在一定范围内降低冷水机组冷却水进水温度可提高冷水机组的性能系数,但也会造成其它的问题。
对制冷循环主流路的影响
如果冷凝器的出水温度低,也就意味着冷凝饱和温度低和冷凝压力低,我们知道冷凝器和蒸发器的压差等于冷凝器的饱和压力-蒸发器的饱和压力,在蒸发器的工作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冷凝器的饱和压力降低了,自然而然压差也就降低了,此时就可能存在流动到蒸发器的冷媒过少,从而引起机组低压报警。
对电机冷却回路的影响
多数品牌的冷水机组采用的是闭式电机,采用的是冷媒进行冷却,来自冷凝器的小部分冷媒被喷射到电机的定子绕组,在吸收热量后再回到蒸发器,因此冷媒的流动阻力同样需要冷凝器和蒸发器的压差进行克服。如果冷凝器的出水温度过低,进而导致冷凝压力过低,就很有可能触发电机过热保护。
对系统油路的影响
目前大多数冷水机组的压缩机都采用的是滑动轴承,需要润滑油持续润滑,如果长期工作在低冷凝器出水温度工况,机组很可能会缺油并报警。
对离心冷水机组的影响
冷水温度过低,那么冷凝压力也会过低,容易造成离心式冷水机喘振。
1、影响整机的运行效率
冷凝器出水温度(或饱和温度)越低,系统的综合运行效率就越高,因此如果出水温度过高,将会影响整机的运行效率;
2、喘振或过电流保护
冷凝器出水温度越高,也就意味着冷凝饱和压力越高,对于离心机而言,运行压比也会增大,此时就有可能触发喘振保护;此外,由于冷凝压力的升高,工况也变得更恶劣,如果此时用户负荷较大,也可能导致运行功率或电流较大。
3、冷凝器更容易结垢
在高温条件下,铜管更容易结垢,从而影响换热性能。
4、报高压保护
冷凝器出水温度越高,也就意味着冷凝器压力越高;我们知道冷凝器属于容器,有一定的安全设计范围,因此机组会设置安全保护值对冷凝器进行保护,一旦超过该安全余量值,机组便会报警停机。
一般情况下,主要还是冷却水的问题,通常有以下四种情况:
1、冷却水进水管和出水管位置装错
正常的安装位置一般是进水管低,出水管高,及“低进高出”,如果进水管位置高,冷却水不可能全部在冷凝器内盘旋盛满,传热面积就会变小,制冷剂蒸气得不到有效的冷凝,从而使得冷凝器表面温度升高。
2、冷却水的水质太差
导致冷凝器中冷却水管内壁结垢,热阻增大,影响了制冷剂和冷却水之间的热交换,降低了传热效果。这种故障,在使用时间长且未定期清洗的冷水机组中常有发生。解决的方法是清除水垢。
3、冷却水量不足,水压不够。
水冷式冷凝器是靠冷却水来带走制冷剂蒸气冷凝器时释放的潜热,因此冷却水压力不够,流量达不到额定要求,散热能力就会受到限制,最终引起冷凝器外表面温度升高。
4、冷却水温度过高,高于额定的工作温度。
冷却水温度越高,制冷剂冷却温差就越小,传热量也就越小,制冷剂就不能得到有效的冷却,冷凝器表面温度就会升高。
面对冷却水温度控制的挑战,物联网技术提供了新的解决方式。通过引入一系列衡量各种因素的物联网设备,例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设备功率传感器以及流量控制器等,不同设备间的连通性变得可能,而数据的实时传递也得到了保障。
这些设备就如同工厂或大楼中的眼睛和耳朵,它们24小时不间断地监测和收集各类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冷却水温度、冷却塔效能、设备负载等。更进一步,这些数据并不孤立存在,它们在物联网的基础架构上形成了一个实时、互联的网络。即便是极小的变化,未能察觉的异常情况,都能被以此为基础的系统精准地捕获。
但单纯监测并传送数据仅仅是物联网技术应用的一部分,如何利用这些数据,结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实时优化冷却系统运行,才是真正提升冷却水温度控制精度的关键。这意味着,系统不仅能够感知到温度变化,还可以基于预设的模式或者学习到的数据模型来自动调整设备参数,最终达到更高效、更节能、更稳定的冷却效果。
此时的冷却水系统,便形成了一个复杂但协调的生态系统。每一个小部分——无论是传感器、控制器还是其他设备——都通过实时数据交互,形成反馈回路,协同工作。无论是在炎炎夏日,还是在寒风中摇曳,这个系统都能灵敏地感知到环境的变化,并迅速作出相应的调整。
物联网技术提供的数据驱动决策能力,使得冷却水温度调节更精确、更灵活。无论是在冷却塔效率改变,或者是负载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系统都能够据此调整自己的运行参数,无需人工的实时干预。这不能仅仅优化设备的运行模式,还能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有效降低维修或替换的频率。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冷却水温度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和优化冷却水的能耗,助力企业实现能源的有效管理。智能冷却水系统甚至可以学习到设备的具体运行模式,自动调整操作来匹配输入/输出,从而最大程度地节约能源,降低能源花费。
能够实现能够更早地发现潜在问题,并提供更多的时间来处理它们,进而减少意外故障和停机造成的损失。通过分析设备的使用的数据和历史趋势,系统能够定期进行预测性维护,实现设备故障的提早发现和预防。
IoT 冷却水系统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或网络控制台进行远程监控和管理,无需人工现场值守,大大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此外,系统接收到的实时反馈和警告,可以随时推送至设备管理员,使得他们能够及时处理问题,控制风险。
天鹤物联
让连接更简单,让梦想能实现
上海天鹤聚焦于办公楼宇、工厂、医院、酒店、园区等用能安全和数字化节能改造控制。通过物联网和大数据统一采集和场景化的算法分析,对办公楼宇节能减碳,中央空调系统和空压机系统节能改造,配电房安全监测等进行精细化能耗监测和管理控制,旨在满足用户实时智慧监测、节能减碳、安全运维、数字化管理等方面的管理需求.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天鹤节能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