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绿色建筑,人们往往会习惯性地联想到草坪、水景、园林与环保材料,这实际上是一个误区。绿色建筑的核心内容是尽量减少能源、资源消耗,而建筑能源消耗涉及到各方面的问题,其中把空调采暖能耗降低下来是最经济有效的办法,即实现暖通空调的设备及系统的节能,而实现绿色节能则要看以下几部分是否合理实现?



一、设备作为空调节能绿色的根本,是否合标?


一个合规的设备应当是舒适,经济,高效,先进的统一体。尤其是对产品技术的应用要有合理的认识。举例来说,据统计去年空调耗电占全国总耗电量的15%左右,在夏季用电高峰时期,空调用电负荷甚至高达城镇总体用电负荷的40%。


双碳环境下,今年国家出台了《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2022年版)》,对节能水平等进行了明确定义。按照新准入水平确定的能效指标,确定合理选型能够节约相当的运行成本。




二、调试和运行管理,作为空调绿色节能实现手段,是否优化到位?


系统的运行调试是重要但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只有调试良好的系统才能够满足要求,并且实现运行节能。如果系统调试不合理,往往采用加大系统容量才能达到设计要求,不仅浪费能量,而且造成设备磨损和过载,必须加以重视。

例如,有的办公楼未调试好就投入使用,结果由于裙房的水管路流量大大超过应有的流量,致使主楼的高层空调水量不够,不得不在运行一台主机时开启两台水泵供水,以满足高层办公室的正常需求,造成能量浪费。


同样运行管理的质量决定了运行能耗。按照要求管理人员应该能够根据季节气候的变化以及建筑自身的特点来运行设备。

例如某个项目具有三台制冷机和三台水泵的空调系统,因为水量调节阀装在距地面3米高的位置,操作不方便,致使冷冻机进出口阀门全年常开,在运行一台制冷机时,有2/3的冷却水进入停运的两台冷冻机内,没有起到应有的冷却作用,导致必须开启两台冷却水泵才能满足一台冷冻机的正常冷却要求,造成能量的大量浪费。


三、末端作为空调节能绿色的应用体现,是否合理调节?


同样,中央空调80%的能耗在末端,末端有进出气口,合理的气流循环,能让室内温度更均匀,可以坚持±1℃的恒温状态,人体对温度的感知更自然舒适。但是通常情况下都是进行末端使用呢?


首先,中央空调末端由比例阀控制器调节热交换器进水口阀门开度的过程中,是以增加进水的阻力来减少流体(冷冻水)在热交换器中的流动速度,这样就以浪费一大部分冷冻水的动能来达到调温。然而浪费的这一部分动能恰恰是中央空调的冷冻泵所给予,冷冻泵电机是要消耗电能,也就是采用比例阀调温,从而浪费了一部分的电能。


其次,盘管风机是以电机来驱动的,然而电机长期是以满速运行(即以工频运行),这样风机的机械转动部分易产生磨损,机械磨损之后增加了风机电机的负载,甚至引起电机故障,减少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最后,有些中央空调末端采用的是开环档位控制,凭感觉调温。感觉温度过高则增加阀门开度,感觉温度过低则减少阀门开度,该调节方式是人工调节而不是自动恒温调节。另外比例阀性能不稳定也造成调温效果不理想。


四、如今,新技术为旧设备带来了改变的可能


物联网技术在动态调节及智能化供能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显著优势,可以进一步提升能效,实行精细化管理、按需供能、精确控制,从而使空调系统实现智慧高效运行。


仅从末端智能来说,中央空调智能末端不是通过调节热交换器进水口阀门开度来调温而是通过电子方式来调温,这样节省了一大部分的电能。

而且风机电机不是以满速运行,盘管风机电机是根据室内的负荷变化有效调节风机电机的转速,来调节风量达到调温目的,这样既节省了电能,又大大地减少风机的机械转动部分磨损,增加了电机的使用寿命,同时还消除了各个热交换器进水口阀门之间的影响。

还有风机电机采用交流变频调速技术后,实现了零电流、零电压的软启动,消除了电机启动时对电网的冲击,而且还大大地降低电机运行时的噪音。




END

天鹤物联

让连接更简单,让梦想能实现



上海天鹤聚焦于办公楼宇、工厂、医院、酒店、园区等用能安全和数字化节能改造控制。通过物联网和大数据统一采集和场景化的算法分析,对办公楼宇节能减碳,中央空调系统和空压机系统节能改造,配电房安全监测等进行精细化能耗监测和管理控制,旨在满足用户实时智慧监测、节能减碳、安全运维、数字化管理等方面的管理需求.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天鹤节能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