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首次迈入10万亿元大关,记录了规模以上企业超过3.5万家、全年平均743万从业人员。并且从国家到地方,都在将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作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提供各种方式、渠道的培养和扶持。物联网平台,作为物联网时代最关键的软件基础设施,营收也是被计 入软件业务收入,并且自诞生来广受关注。
一系列的转变,体现出物联网平台产业正在持续往更成熟、更适合商业化的方向调整。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由物联传媒、AIoT星图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3物联网平台产业研究报告及案例集》中,对平台产业最新进展进行的分析和研究。
1.设备接入与设备管理功能
1)云端产品开发:在物联网平台控制台,依次进行创建产品、添加物模型功能、添加自定义Topic、创建设备、配置业务功能(例如:设备标签、设备影子、设备OTA升级等功能)等操作,定义设备认证方式,完成产品功能开发和设备注册。
2)设备端开发:设备端获取设备证书,使用SDK接入物联网平台。设备端可以使用LinkSDK、开放协议的自研SDK、AT模组、云云对接SDK的接入方式实现设备连接物联网平台。
2.设备接入与设备管理功能
a.在设备接入层获取收益。收入规模与设备连接数、设备消息数、设备连接时长等有关。扩大营收的核心是做大设备规模、接入更活跃设备。
b.在设备接入基础上,对其他资源产品或SaaS服务按月或年收费,比如不同的系统可靠性、不同的数据存储服务、是否启用视频服务、是否启用AI数据分析服务等。
3.应用使能功能
a.智能。针对物联网场景下的数据特性,提供开放可伸缩的数据接入、数据清洗、实时计算等服务。
b.直观。平台提供零编程设计器,包括组态可视、大屏可视、报表可视等丰富的可视化组件,无需编写代码,企业可零门槛、零编程地开发可视化应用,还可以支持一键模板套用和一键代码生成,让仪表盘的开发集成瞬时可达。平台已积累几十种面向能源、工业、水务等行业的特色场景仪表盘,支持一键引用。
4.数据分析功能
a.完成数据分析需要两大支撑:一个是行业数据,一个是行业经验。很少有IoT平台一上来就完全具备了行业数据和行业经验,因此一般是从设备接入和设备管理做起,在运营规模设备一段时间取得成果后,才有机会沉淀形成面向垂直行业的算法模型。
b.另外从产业角度来看,数据分析功能迭代过程的一大阻碍是:数据不好拿,越有用的数据越难拿到。基于商业保护等原因,无论是设备制造商还是设备使用企业,在面对数据共享的倡议时大概率存在担心和隐忧,这将导致数据共享机制无法落地。解决办法是:1)产业中有上层的中立角色来定义和拉通数据共享的内容;2)数据共享机制能够确保参与各方得到商业回报,切实调动市场情绪,使产业链自主、有动力参与数据共享。
5.从不同企业角度,看物联网平台经历过的曲折
1)从可以独立的巅峰到再次并入集团业务,Predix的遭遇与GE集团本身收入下滑、股价下跌的情况有密切关系,包括因此衍生的数字化转型计划频频搁浅、管理层更换频繁、以及无法支撑平台建设需要的长期投资,导致平台本身的发展路线也不稳定。
2)Pelion的兴起与国内声量逐渐消失,都直接受软银对Arm的规划影响,起初收购是因为软银相信物联网及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之后出售是因为软银财报表现不佳,急需抛售优质资产来平衡损失。这过程中,Arm芯片IP业务拥有应对变化的能力,而IoT平台业务实则还需要持续培养,但遗憾的是时间不等人。
报告部分内容如下:
天鹤物联
让连接更简单,让梦想能实现
上海天鹤聚焦于办公楼宇、工厂、医院、酒店、园区等用能安全和数字化节能改造控制。通过物联网和大数据统一采集和场景化的算法分析,对办公楼宇节能减碳,中央空调系统和空压机系统节能改造,配电房安全监测等进行精细化能耗监测和管理控制,旨在满足用户实时智慧监测、节能减碳、安全运维、数字化管理等方面的管理需求.
免责声明:以上报告均系本平台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资料为推荐阅读,仅供参考学习,如对内容存疑,请与原撰写/发布机构联系。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天鹤节能研究院